第1423章 大将军谷雨(1 / 2)
梁帝萧选之所以放任太子当权而不想着收回,就是因为他想着有靖王制衡。
靖王虽然刚直,但屡立战功,做事从不怕吃苦,以至于得到了许多耿介之臣的支撑,相对来说,靖王萧景琰,是朝廷中的实力派,也是梁帝萧选心目中的太子人选。
而相比之下,萧景礼真的不怎么顶用。
他所依仗的,仅仅是一个谷雨支持。
史元清、沈追、蔡荃、言阙,以及那些喊着附议的臣子,都是靖王的人。
因为真正一直孜孜不倦想为祁王和赤焰翻案的,是靖王。
在梁帝萧选看来,这些都不重要。
只要太子和谷雨支持她,他依旧占据优势。
但是当谷雨站出来,以极其平静的语气喊着“臣附议”的时候,梁帝萧选才感到浑身无力。
他明白,太子和靖王真的合流了。
他们拧成一股绳,一起逼宫。
逼宫啊!
前段时间刚遇到誉王囚父自立为监国太子,让另一只大权在握的梁帝萧选感到莫大的羞辱,现在太子和靖王又联合逼宫,让自己这个老皇帝如遭重击。
朕在位三十八年,前二十年威福自用,后十几年却……
苍天啊,大地啊,你对朕为何如此不公……
朕你怎么生了一群这样的儿子?
不仅如此,当谷雨这个当朝大将军连燕王都不要,也要喊着“臣附议”的时候,尚在观望的朝臣们,霎时也如风吹麦浪般纷纷折腰,七嘴八舌地嚷着“附议”二字。
连豫王在畏缩了片刻后,也小小声地说了些什么,站进了阶下进谏的队列。
到最后,太子和靖王一起起身,起身恭敬施礼,喊道:‘臣附议。’
梁帝萧选坐在地上,无力起身。
因为从谷雨站出来之后,他就开始想,直到现在他也没发现现在手里还有什么有分量的东西,可以辖治得住一位拥有个人和军队至强武力的大将军了。
何况这个大将军,身后还有太子和靖王。
但古往今来的皇帝,为了自己的皇位,总是会生出一些韧性的,他咬着牙,游目殿内,想要找到一些支撑的力量。
老臣、新臣、皇族、后宫……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出他所希翼的表情,即使是温婉柔顺的静贵妃,此刻的眼睛也明亮得令他无法直视。
雄踞至尊之位,称孤道寡数十年,梁帝直到此时才真正品尝到了孤立无援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他已做不到象当年那样,强悍粗暴地否决一切异议了。
谷雨看着他的目光,轻轻开口,说了一句只有最近几个人才能听到的话。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听了这话,萧选的腰杆一下子佝偻下来。
此时大殿上慢慢安静了下来,但这份安静中所蕴含的沉默力量,却比刚才那一片混乱地叫嚷更令皇帝感到压力沉重。
因为这显然已经不是冲动。
不是单纯的随波逐流,冷静下来的群臣们。
依然全部站在进谏地位置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表现出退缩之意。
梁帝心里闪过那八个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是啊!
以前他大权在握,这些大臣们都支持他!
但是大风已起,这些大臣全都背离他。
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那么无论再僵持多久,结果永远只有一个。
“朕……准诸卿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