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集(1 / 2)
《墨子.辞过》《淮南子.修务训》《白虎通.三纳六纪》表明:构木为巢,栖息于树,是可作为时代标志的\"事业成就\"。\"巢居\" 是合乎情理的人类文明进程,在战国时代\"穴居\"、\"巢居\"时代的观念极为普遍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王阖闾六年,公元前509年,吴军曾大败楚军,\"取楚之居巢而还\";《博物志》《五方人民》载:唐宋前文献有\"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
《中国\"家与国\"起源探析》 :\"在华夏诸氏族中,只有有巢氏是可梳理推断清楚,有源、有根、有据的家与氏族部落起源与延续的一个氏族。\";即中国最初的\"家与国\"的起源。
建立巢国
起初,人类穴居野处,常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众构木为巢 ,以避野兽 ,从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庄子.盗跖》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 ,暮栖木上 ,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太平御览》引《项峻始学篇》:\"上古穴处,有圣人教之巢居,号大巢氏。\"《博物志.杂说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部落首领,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选为部落首领后,为大家办了许多好事,名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选他为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
有巢氏王天下\"时期,关注民生,胸怀民众,为民谋生,为民造福,功高德隆。\"大巢氏\"有传二世\"说(《春秋纬命历序》其八《因提纪》),也有\"百余代\"说(《通志·三皇纪》)。 《逸周书·史记解》:\"昔者有巢氏,有乱臣而贵任之,以国假之,以权擅国而主断,君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 是说有巢氏的统治,因乱臣而结束。
有巢氏族发展到大禹时期,其后裔建立自己的氏族方国--巢国。大禹领导\"有巢氏\"后裔治理水患,开发江淮。有巢氏族联盟之女偃攸嫁给大禹并生下启,启建立夏朝。在夏、商、周三代,巢国凭借与夏朝特殊的亲缘关系,世代为诸侯国,发展到当代是为巢湖市 。有巢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形成而堪称第一的氏族部落。
有关巢国 的史料,《春秋》首记:\"楚人围巢\"。《春秋》《左传》凡15处见\"巢\",专家考证其中\"巢\"均指巢国。所涉事件既有楚国兴兵征\"巢\",又有楚、吴交战祸及巢国。《书序》云:\"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郑玄注:\"殷之诸侯,伯爵也,南方远国。武王克商,慕义来朝。\"
《国语》就已经指明:\"南巢,扬州地,巢伯之国,今庐江居巢县是也。\";《尚书·仲虺之诰》:\"成汤放桀于南巢。\" 《初学记》考:\"庐州,古庐子国也,烈王都之,南巢之地。\"《大明一统志》卷十四《庐州府》:\"巢县,在州城北九十里,本古巢伯国。\"嘉庆《庐州府志·沿革志》:\"庐州府,《禹贡》扬州之域,殷、周为南巢及巢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