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八章 重逢(二合一)(2 / 2)
桓玄道:“然则你回去之后,何事行事?司马遵何时死?”
王绪沉声道:“三日之内,教他魂归西天。”
桓玄大喜道:“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三日之后,我将大举攻城。就看你的了。”
王绪躬身应诺,告辞离开。桓玄和卞范之起身相送,一直送到大营之外。
目送王绪一行数人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之中,桓玄沉声问道:“范之,你和他何时相识?又是怎么接洽上的?”
卞范之躬身道:“王绪乃太原王氏旁支子弟,当年于零陵郡任长史之职,穷困潦倒。我当年为始安太守,宴饮之时相识。后来他为琅琊内史,和我也有通信,虽称不上是好友,但也算是故交。其实我早知他在司马道子身边,但这等事又何必言说。前番我大军兵临城下,我曾以私人身份写信给他,规劝于他。数日前,他忽然主动派人来找我,我方知他有投诚之心。我想这是个破城的好机会,故而引荐于郡公。”
桓玄点头道:“原来如此,你觉得他可靠么?会不会是诓骗于我?
卞范之微笑道:“郡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既怀疑他,又何必和他商谈?一刀杀了他便是。其实,王绪此人可靠与否倒是不重要,他无非是明白,司马道子已然穷途末路了,想找个后路罢了。司马道子倒行逆施,身边之人定有二心,王绪这样的人怎会陪他一起死。不谈忠心,只论利益生死,他也不会骗我们。况且我也跟他明言了,若无诚意,想讹诈欺骗郡公的话,城破之后,诛灭他太原王氏全族。料想他不至于这么蠢。”
桓玄微笑道:“你这么说,我便放心了。但王绪这种人是不能重用的。大难临头各自飞,这种人我甚为不喜。还有哪些城中大族,我会全部找他们算账。我来京城不是看他们的脸色,受他们的掣肘的。有一个算一个,休想逃脱。”
卞范之微笑道:“那是后话,且先破城再说。”
……
三月十九,李徽从淮阴抵达了琅琊郡治所临沂。
数日之前,李徽接到了琅琊郡送来的消息,告知阿珠母子逃出了燕国抵达了临沂。李徽得知这个消息极为惊喜。
这段时间,李徽正在为如何能够平安的将阿珠母子揪出来而犯愁。想着慕容垂即将领军出征之后,是否可以让周澈调动兵马,从北徐州发难,逼迫他们放了阿珠。
但李徽很快否定了自已的想法。原因很简单,自已的极端行动很可能反而会害了阿珠母子的性命。慕容氏那帮人能够做出扣押阿珠母子的事情,那他们什么都能干的出来。为了燕国,他们不会在乎阿珠母子的性命。
这就像是绑架一样,迫匪徒愈甚,则可能适得其反。干系到阿珠母子的性命,李徽反而不敢做出过激的举动。
现在得知阿珠母子逃出生天,自然是欣喜若狂。张彤云等人也很高兴,催促李徽去接阿珠母子。毕竟经历了半年的时间,阿珠定然受尽了煎熬。此番脱困,乃天大的造化。李徽亲自去接她们母子回家,也好对阿珠母子加以抚慰,表示重视。
于是李徽得到消息之后,次日一早便带着百余名亲卫出发前往临沂。动身之时,派亲卫快马前往临沂,让阿珠母子在临沂停留休养,等待自已前往迎接。
阿珠等人其实也没打算继续赶路,这一路来颇为艰险,且受到了极大的惊吓和刺激。李泰在被琅琊太守顾惔接到临沂之后便开始发烧生病。小小孩童如何经受得住一路的折腾,虽然坚强的很,却也大受刺激。好在他身体底子很好,郎中瞧了之后认为并无大碍,只需休养几日便好。
阿珠自已也受了极大的刺激。特别是这一路死了那么多亲卫,都为了她母子而死,阿珠本就本性纯良,心中更是愧疚伤心自责之极。抵达临沂之后,心力交瘁,需要缓解。
于是抵达临沂之后,阿珠母子便住在了顾惔家中,顾惔的夫人顾青宁的母亲陪着她母子,以便安抚他们的情绪,将养身体。
三天后,李徽一行抵达了琅琊郡。当阿珠看到李徽的那一刻,她冲上前来一把抱着李徽便放声痛哭。所有的情绪都在见到李徽的那一刻宣泄了出来,泪水将李徽胸前尽数打湿。
李徽知道她心中感受,此刻所能做的便只能是温言安慰她。阿珠说了许多自责愧疚之言,李徽自然告诉她,这一切错不在她,而是慕容楷的过错。
见到李泰时,李徽拍着他的肩膀,大赞他的勇敢。李泰本已经病情见好,见到李徽之后,得到李徽的肯定之后,自然更是兴奋之极。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变得精神奕奕了。
随后,李徽去见了赵长河等几名亲卫。赵长河等人还在养伤,他们个个身上都有伤势,还未痊愈。赵长河向李徽禀报了一路上的逃出的经过,李徽听的是惊心动魄,唏嘘不已。
赵长河谈及宋义进以及其他兄弟之死,不免泪洒衣衫,嚎啕大哭。铁骨铮铮的汉子,朝夕相处的兄弟战死之事也难以抑制心中悲切,哭的是涕泪横流。李徽也是眼眶湿润。阿珠去燕国时,自已派了百余亲卫随行,此刻只剩下了赵长河和五名亲卫了。其余所有亲卫,都死在了这次突围之中。那些不但是生龙活虎的东府军将士,更是李徽朝夕相处的亲卫营的兄弟,这怎不令李徽心痛不已。
“大将军,我等此番护送夫人和二公子去燕国,未能完成使命,害的夫人和公子被人扣留,我等也被囚禁数月,无所作为。我等甚为愧疚,请大将军责罚。否则我等心中难安。”赵长河末了向李徽请罪道。
李徽摆手道:“不不不,你们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展现了我东府军的风采。我对你们只有崇高的敬意。我宁愿夫人和李泰不回来,也不想看到宋都尉和其他兄弟都阵亡。大好男儿,死的太可惜了。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一起做,却为了我妻儿送命。该内疚的是我。你们好好养伤,早日归队。亲卫营众将士都等着你们呢。阵亡兄弟的后事,我自会好好的安顿。”
对于逃出燕国路上发生的事情,李徽其实颇为讶异,那便是萼绿华突然去了燕国,且策划了这次救阿珠的行动的事情。
之前阿珠太过激动和动情,并没有告知自已此事。但在赵长河等人的叙述之中,李徽却得知了此事,不免觉得疑惑。
晚间,李徽向阿珠询问了此事,得到了令李徽诧异的答案。
“萼姑娘说,是夫君拜托她前往燕国搭救我和泰儿的,夫君怎地还像是不知道一般?”
李徽沉默思虑,想起在枞阳和萼绿华分别的那天,自已确实跟她说过阿珠的事情。但是自已却并没有拜托她前来燕国。如此危险之事,自已怎会让他人来冒险。
“我并没有拜托她来燕国救你,看来是萼姑娘自已要来救你。她定见我心忧此事,想要帮忙。”李徽沉声道。
阿珠有些讶异,想了想,点头道:“那就说得通了。那天晚上她进我住处的时候,我明明听到她说是受你所托。后来我再问,她便答非所问了。可能只是当时为了取得我的信任。她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坏人呢。”
李徽点头道:“也许如此吧。日后见到她,得好好的谢谢她。”
阿珠皱眉道:“也不知道能不能再见到她。那天她为了让我们逃走,拦在官道上,面对的是上千敌人。她虽然武技高强,但我一直很担心她。路上我请赵长河派人回去探查她的消息,也没有任何消息。夫君,我心里很不安,倘若萼姑娘遇害了,那我可真是一辈子也不得心安了。”
李徽听她这么一说,心中本来没有太担心,忽然间也感觉不安起来。萼绿华武技高强这不假,自已见识过她的本事。但是要面对那么多的敌人,她能够逃脱么?
倘若她没能逃脱,岂不是为了救阿珠而死?别说阿珠心中难安,自已恐也难以释怀。在枞阳相处一段时间后,对萼绿华已经像是好友一般,也知道了她其实并非修炼数十年高来高去的世外高人,更不是神仙。她其实是岁数比自已还小一个姑娘而已。若受伤或者失陷于燕国兵马之手,或者是被杀的话,那该如何是好。
但事到如今,李徽也只能寄希望于萼绿华能够逃脱,一切往好处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