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我双目变异,鉴定万物! > 第九百六十三章 源头

第九百六十三章 源头(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那么在统治者的支持下,自然也会给青花瓷的生产,给予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

所以青花瓷,很容易走上了一帆风顺发展的道路,才能够出精品。

所以,元代青花瓷的产生能够一下子成为了精品,其很大的原因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的。

具有天域自古以来,制瓷工艺的基础,更重要是西域的苏麻离青的再次传入,和回回匠的东迁。

在这种万事俱备的条件上,青花瓷应时而生了。

并且是以高超的工艺技术制作而成,一经诞生就是精品。

更幸运的是,它契合了元朝统治者蒙古人的胃口,使其发展更加顺风顺水了。

元朝不足百年,真正称得上是“元青花”的瓷器,还得从其设立“浮梁瓷局”之后算起。

再加上元末战乱,真正生产元青花的时间更短。

从元末到现在也六七百年了,元青花存世量自然不多。

很长时间里,别说有意识的收藏,就算认识也不被认识。

在元青花以前,瓷器的绘画和刻花,都由民间的陶瓷工匠完成。

因为元末的战乱,北方的大量民间艺人和汉族书画家,不约而同云集到战事相对平静的后方景德镇。

专业画师的加盟,极大地提升了元末青花瓷器的绘画水平。

比如,我们在元青花月影梅纹饰中,就看到了王冕等文人书画的影子。

元末,景德镇的画师们,发现这种叫苏麻离青的东西的特点。

它有着忧郁的青中带紫,天然地适合用来书写自己的情绪。

江南的书生们,挤在狭窄的山水里,时间长了,自然蓄积了更多向外突破的力量。

苏麻离青,实现了蓝的发色突破,由近处的墨黑,到遥远的幽蓝。

景德镇的画师们,走出昨天的书斋,眼前的山水豁然开朗了。

那湛蓝色的松烟发色,艳丽浓烈,清晰通透。

凝聚处结晶斑兀

自闪烁,乌黑而浓重的结晶斑,向釉下凹去,深入胎骨。

肌肤一样的凹凸不平,状如起伏跌宕的情绪。

对自然的崇拜,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延续了两宋到元代的文脉。

青花画师们,在乱世中找到了情感共鸣。

他们躲在南方的天井里,画羁傲不逊的龙凤麒麟,瘦骨嶙峋的月影梅花。

画缠绕牵扯的夏莲秋菊,也画“八仙”,画“全真七子”。

他们也画英雄人物故事,鬼谷子下山助孙膑,蒙恬将军,萧何月下追韩信。

周亚夫屯军细柳营,尉迟公单鞭救唐王,刘关张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打虎英雄武松三碗不过冈……

画师们的英雄崇拜情结,诉诸于青花笔下,成就元青花最具独特性的人物故事题材。

大名鼎鼎的“元青花八大罐”,也被称为青花故事大罐上,个个都是不可多得的唯一。

除了亚洲私人收藏的——西厢记焚香图罐、与收藏在湾岛的锦香亭图罐之外。

其余六件均取材于民间英雄故事。

景德镇画师们,把舞台上的英雄故事搬到瓷器上。

以青花的方式,叙述内心的豪迈气概,为天域瓷器留下绚烂独特的一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