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仿古(2 / 2)
虽然,知道这些高仿真的古董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还是想亲自看一看那制作的现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陈林说的对,如果真能有机会,我也真想去看看那种造假的现场。”
肖雅均也是没有亲自见过造假现场的,对此也和陈林一样,非常的感兴趣。
对此,几个年轻人都凑到一起,议论了起来。
听到他们说起这个,于化风老先生却是笑了起来。
“原来,你们竟是对这个造假的地方,这么感兴趣?”
“要是这样说的话,我倒是去过瓷器造假的龙头之地
,应该也能给你们说说。”
众人一听,来了精神。
陈林一想,对呀,于老先生说起来,鉴定古董的时间和年头,都比他和肖雅均长多了。
他所经历的各种事情,应该是比他们多得多,也见识得多。
“于老,你给我们讲讲呗。”陈辉这个圈外的人,比圈里的还激动。
于化风想了想,笑道:“那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不过到现在还让我记忆犹新。”
“其实,就算不玩古董的人也都知道,想在古玩这个圈子混,水深着呢。”
“就算是有收藏经验的人,想在文玩市场,古董街之类的地方淘到真宝贝,那也是比登天还难的。”
“想要在这里面捡到漏,那就更如同于海里捞针,那概率赞同于中千万彩票,也差不多了。”
陈辉这个门外汉,就直接跟于化风问道:
“于老先生,你说,咱们的古玩市场交易量那么大,那么多的假货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有专门的基地,来制作这些假货古董?”
“不会跟工厂的生产车间一样吧?”陈辉猜想。
于化风认真说道:“其实,古董按大类来分,基本就是字画、瓷器、玉器、青铜件,这
四个大类!”
“说起青铜器的造假,那就不得不提起河南省了!”
“在河南伊川县有个烟间村,小小的一处村落,既普通又不起眼儿。”
“可就是这里,自从开始生产仿古的青铜器之后,全村的男女老少基本就从事起这个行业来。”
“他们每年能制作无数青铜器,满足国内甚至国外的市场。”
“据统计,光是这个村子的从业人员,就是一万多之众!”
“其实上面说的,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
“在河南省,以村为单位制作仿古青铜的,数不胜数!”
“所以国内把这类铜器,统称为“河南造”。”
“河南造物美价廉,满足了不少人对青铜器的喜好,但在古董收藏界,河南造可难住了不少专家行家。”
““河南造”这种仿古青铜器,其实人家村人本来只是从事仿古工艺品制作,并没有当成古董出售。”
“但是,总有那么些无良的黑心商家,把仿古当成历史文物出售,牟取暴利。”
“从某种角度来说,河南造,并没有错!”
“错的是那些,拿着‘河南造’当成出土的古董青铜器来售卖的不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