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不去逛逛(2 / 2)
那两天里,藏宝楼的地摊儿上,就会汇集了各个地方的古老旧式的东西。
比如说什么陶瓷玉器、古玩摆件、石雅、木雕、新旧字画、文房四宝等等。
把有限的300多个地摊儿位置,都给挤得满满当当的。
鼎鼎大名的“藏宝楼”,在浦市一直是被古玩收藏界所关注的对象。
藏宝楼分为四个楼面。
主要经营着奇珍、古玩、瓷器
、砚台、古木器家具等等,种类非常繁多。
每到周末的凌晨,当浦市的大多数人,还沉浸在睡梦中时。
藏宝楼的古玩市场,却早早地开了门儿,一片热闹景象。
这就是藏宝楼保持的一个老习惯,周未的“鬼市”。
周末,在藏宝楼买卖古玩的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
除了周边苏州、绍兴等城市外,还有从江西、福建、河南很多地方赶来的。
如果藏宝楼室内的摊位,已经租赁完了。
那么 ,晚来一点的人,就要在外边的街上摆开一字长蛇阵。
卖货的人来得早,而痴迷这一口的淘宝人,更是憋了一星期。
他们更是早早的就来了,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藏宝楼,它的前身是一个古玩地摊儿市场。
这个古玩地摊儿市场,原来在河南路以西的福佑路与旧仓街一带。
鼎盛时期,有近千个地摊儿,与都城的庞家园古玩市场齐名。
更是有着“南福北庞”之说。
这个至今仍为寻宝人们,念念不忘的地摊儿市场。
它形成于上世纪年代后期。
那个时候,每逢周六、周日,天不亮这里就喧闹了起来。
各地的古玩小贩们,摆开了地摊儿。
天
一亮就更不得了,满街满巷流动着人潮,挤得你没处伸脚,这才叫风光呢!
到了九十年代末期,浦市的“引场入室”工程,没有遗忘这个角落。
为此,还引发了一场几乎是一边倒的大讨论。
这道风景线不能消失,理由是,世界上再发达的国家,也都有地摊儿跳蛋市场,
讨论归讨论,这个古玩地摊儿市场,还是被迁入了百米之外的“藏宝楼”。
目前,“藏宝楼”共设有四个层面。
其中的一、二楼的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设了固定铺位近400个。
三楼,则为固定摊位。
四楼,则是沿袭了之前地摊儿市场的传统。
每逢周六与周日摆地摊儿,大约有300多个地摊摊位。
这里,仿照了旧时的“鬼市”特色。
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这里就人声鼎沸了。
摆摊的,寻宝的,先在楼前的马路上热闹起来。
然后再拥进“藏宝楼”的四层楼,设摊交易。
可以说,这里的地摊儿,遍地都是古玩旧物。
从陶瓷玉器、竹木雕刻、文房四宝、新旧字画、历代钱币。
再到老爷扇、古董钟表、美女月份牌、发黄的老照片,无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