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她的准备(2 / 2)
我所在部队地处西南,温度当然比老家暖和很多。这里气候湿热,不过我也已经能习惯了,反倒是每次回家,都觉得老家空气非常地干燥。这边吃饭的口味比较辣,刚来的时候吃不习惯,现在已经能吃惯辣味并且喜欢上了……
谢谢你寄来的枣糕,我战友们都说味道很好。只是你不需要费心准备这些,不要辜负上大学的机会,安心学习文化知识,争取毕业后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虽然大半篇幅又都在教育自己,不过江晓琳还是很开心,这是她心仪的男人写给自己的第一封“情书”呢。字里行间的一本正紧让江晓琳知道,俞振业完全没有敷衍的意思。这就够了,现阶段她所希望的,不过就是良好的沟通而已。
不过,他是真的要上前线了。
最近她也关注了国家大事,也能从报纸上发现一些局势的紧张状态,比如广西靠近边境的我国百姓又被越方骚扰等新闻。江晓琳用心在自己的记忆里找寻过了,她确定这就是著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想起这些,江晓琳安心不少,这场战争持续时间虽然长,但我国先后派遣了几大军区的兵力轮番上了前线,目的是以战代训,因此伤亡并不算太大。
……如果能克服医疗条件落后的情况,前线将士的伤亡还能进一步降低。
不过,这个不是她在短时间内有办法解决的,只能靠医药厂和医院一起努力。
江晓琳一面安慰着自己,一面想着自己有什么可以帮助俞振业的地方。突然灵机一动,她想到自己的专业是医学,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就是急救。
如果自己把外伤相关的急救知识给俞振业讲一些,那他在战场上如果受了伤,能在第一时间自我简单处理一下,那等到医治的时候,治疗效果会好很多。
想到就做,毕竟俞振业他们近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开拔。
江晓琳立刻跑到图书馆,借阅了几本急救相关的书,回到宿舍开了个夜车,整理了她认为俞振业可能会需要的几种急救手段,写了封信,第二天一早就寄出去了。
然后她又跑到省城的药店,本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便携的外伤药物。如果有,她也想多准备一些给俞振业寄过去。结果,让她失望的是,她根本就找不到什么方便的急救药品,连云南白药都没有,只有未研磨的三七,做为一种中药单独存在,唉。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