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万全之策【二合一】(2 / 2)
一个国家的强弱,难道只是单纯看这个国家的国土面积么?
那为何国土面积最大的楚国,近几十年来始终被国土面积加在一起都不到楚国三分之一的齐鲁两国吊打?
再说牧场,不可否认,魏国以往的确欠缺放牧战马的牧场,可是在先后打下三川、河西、河套这三地后,魏国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天然牧场,但很可惜,除了三川郡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以外,河西也好、河套也好,这两地的发展事实上都只是开了一个头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再得到雁门、代郡、渔阳、北燕等地,也不过是荒置在那罢了。
再说国民人口,这恐怕是赵弘润唯一在意的一点。
在十几年前时,魏国真正意义上的领土,就只有河东(包括河内)、颍水这两块土地,除此之外,三川被阴戎窃取、上党被韩国攻陷,而宋郡呢,也并非真正意义上属于魏国,因此,魏国在土地上难免有所需求,毕竟在当时的颍水郡,贵族兼并土地确实是个问题。
但如今,魏国非但重新夺回了三川郡、上党郡以及宋郡的西部,又攻陷了河西、河套,国土面积比十几年前翻了一倍,就算国内贵族兼并土地的情况仍然时有发生,也不会让魏国产生对土地的需求——简单地说,魏人对土地的需求增涨,以及魏国贵族对土地的兼并速度,都没有他们魏国的某位太子殿下所开辟的新国土来得快。
这种种现象导致,魏国即便能吞并韩国,也只是锦上添花般的助益,因为韩国拥有的东西,魏国都拥有,这跟楚国攻打齐鲁两国有着显著的差异——楚国攻打齐鲁两国,是因为楚国垂涎于齐国的财富、鲁国的技术,这能大大加快楚国的自身发展。
而魏国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
是时间!
哪怕魏国眼下距离中原霸主仅只有一步之遥,却仍然欠缺时间,是修生养息、消化这些年来战争所得的时间——发展到魏国目前阶段,哪怕是齐国的殷富财力,也无法过多地刺激魏国的发展。
因此正如韩王然所言,魏国以自身国内经济荒废至少五年为代价,冒着楚国很有可能就此壮大崛起、取代魏国的危险,与韩国展开一场不死不休的灭国战役,且就算最终吞并了韩国的国土,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助益,而这,是否符合魏国的根本利益呢?
目前的魏国,已无愧于「中原最强」的赞誉,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去考虑保持这份优势,去限制他国呢?比如说打压齐国、限制楚国……咦?这不就是韩王然提出的策略么?
『那小子……』
赵弘润揉了揉眉骨。
他反反复复思考了许久,可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还真是与韩王然所提出的建议一模一样。
说实话,这种感觉并不好。
但是不可否认,韩王然所提出的建议,确实是最符合魏国当前利益的。
赵弘润想来想去,却始终没有找到什么漏洞。
『韩然……』
回忆着那位年纪与他相仿的韩王的面容,赵弘润心中默然。
倘若说在此之前,他忌惮的仍然是韩国这个国家的话,那么此刻,就得加上「韩王然」这个劲敌。
待等赵弘润回到寝居时,侍妾赵雀早已铺好了被褥,正实话,赵弘润其实也有想过,是否趁韩王然重夺大权、韩国内部不稳的机会,一鼓作气攻灭韩国。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韩王然在夺回大权后,在国内似乎并没有什么动作——像排挤康公韩虎、釐侯韩武、庄公韩庚这三位权臣一系的官员呀,或者报复此前欺他谤他的那些人呀,居然什么都没有。
对此韩王然的说法是,外敌重重,容不得他有半点任性。
一个忍辱负重、忍了足足十四年的年轻君王,在有朝一日重夺大权后,居然半点得意也无、半点放肆也无,这份心性,简直是让赵弘润难以想象。
他自认为,倘若换做是他,他绝对无法做到这一点——他肯定会报复那些曾经欺他谤他的人。
『无懈可击么?……呵,那若是我放回韩武呢?』
轻轻搂着赵雀,赵弘润闭着眼睛估测,若他将韩武放回,是否会让此刻的韩国出现动荡,使他魏军得到可趁之机。
但仔细想想,釐侯韩武这个硬骨头,在被伍忌擒拿的时候,并不考虑自己的安危,却还任命荡阴侯韩阳为主帅,仿佛铁了心,不惜自己陪葬也要叫他赵弘润死在这巨鹿,赵弘润实在不觉得,釐侯韩武在被他放回后,会不顾他魏国的威胁,跟韩王然抢班夺权。
按照这样想,放回釐侯韩武,好似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想到这里,赵弘润皱了皱眉。
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么,眼眸中几丝笑意。
『对了,不是还有秦国么?』
摸了摸下巴,赵弘润恶意满满地开始盘算起来。
他忽然觉得,他完全可以让秦国接着消耗韩国,反正秦国的国内经济本来就很薄弱,薄弱到若不对外发动战争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军队,根本不怕韩国所谓的「同归于尽」的威胁。
秦国才是真正意义上以战养战的国家。
当然,赵弘润并不认为单凭秦国的实力,能打败韩国——即便是如今的韩国。
但反过来说,这恰恰不正是最符合魏国的利益么?
舔舔嘴唇,赵弘润心中有了主意。
他眼下只担心一点,那就是他的侧室、秦少君赢璎,在得知这件事后,会不会跟他闹。
毕竟再怎么说,赵弘润也是利用了秦国。
『……没事没事,大不了给秦国提供一些经济方面的帮助嘛。』
赵弘润暗自安慰自己道。
想着想着,他又想到了楚国。
正如韩王然所建议的那样,在韩王然这位韩国君主都已经在私底下承认战败的情况下,赵弘润当然要设法限制一下楚国,毕竟若真被楚国吞并了齐鲁两国,得到了齐国的财力与鲁国的工艺技术,那楚国可真就成为一匹脱缰的野马,再无人能够钳制了。
可问题是,跟对秦国的情况一样,魏国也无法号令楚国——虽然魏秦楚三国确实是同盟关系,但这并不代表秦楚两国就会遵从魏国的指令,从根本上说,秦楚两国依旧还是以本国的利益为重心。
这也是赵弘润‘算计’秦国接着消耗韩国的关键。
但与秦韩这边的情况不同,韩国就算是在目前的局势下,仍然有实力抵御秦国的军队,可齐鲁两国,未见得能招架得住楚国,难不成魏国亲自出马?——倘若赵弘润真的调转枪头对付楚国,那可真的要成为众矢之的了。
想了整整一宿,赵弘润终于想出了一个可行的策略:倘若齐鲁两国有能力招架楚国,那他就按兵不动,继续削弱韩国;但倘若齐鲁两国抵御不住楚国,那么,他就立刻在巨鹿调转枪头,攻打齐国截胡。
反正他早就想教训一下那些依旧活在「齐王吕僖时代」的自大齐人了,灭了齐国后顺便将六哥赵昭带回国内,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好。
这样一来,纵使楚国打下了鲁国,得到了鲁国的工艺技术,但因为赵弘润攻打齐国,夺取了一部分齐国的财力,楚国未见得能有充足的财力去研究从鲁国夺取的工艺技术。
更要紧的是,若是齐鲁两国被他魏、楚两国分而覆灭,纵使韩国仍在苟延残喘,他日也无法撼动魏国的地位,而秦国与楚国,前者在与韩国的战争中消耗过多,而后者因为并未完全得到齐国的财力,也未见得能对魏国造成什么威胁。
『唔唔,这才是万全之策!』
赵弘润暗暗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