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节 界首滩(1 / 2)
李普惇家的家累甚重,听说澳洲人的军队火器精良,打仗极少死人;给的饷又厚,才动了入伍当兵的念头,本来就是混一碗饭吃。没想到入伍之后,训练极艰苦,还经常被“班长尚武精神注入”――虽说当兵受苦不怕挨打,可是这每天操练累死人,晚上还要学习的节奏实在有点吃不消。
总算官长人还算好,很少故意折磨人,也不克扣伙食,要不然李普惇真有心跑路了。
“哪个是愿意出来打仗的。”旁边的士官罗茂嘴里咬着嫩杨柳枝――他有些感冒,卫生兵就给他弄了一包切断拨开的嫩杨柳枝叫他咀嚼,“都是命不好,才出来干这刀头舔血的勾当――不过你能给元老院当兵,算是走了狗屎运了。”
罗茂和李普惇正好相反:他原本在海口港的码头上当搬运工,觉得当搬运工太累又没出息,便主动出来当兵,因为年龄偏大,只能当国民军了。才服役不到三个月,就火箭提拔,先是当了下士,接着就成了指挥一个小队的小队长――要在往常,他这个下士只能当个班长,现在手下却有三十号人了。
“……元老院出来打仗,有一次算一次,从来没有输过:什么海盗,土匪、官兵,全都不在话下――还打过红毛人、朝鲜人……打胜仗不稀罕,打胜仗不死人才叫厉害――这么说吧,当年澄迈大战,官兵几万人,呼啦啦的往围子上涌过来,我那会腿肚子都打颤,结果一排枪几响亮炮,就把官兵给打散了,那满地的尸体啊……”
罗茂吹的活灵活现,其实澄迈大战那会,他还在北直隶当兵穿号褂子混日子,别说伏波军了,连澳洲人三个字都没听说过。
看到李普惇被唬得一愣一愣的,罗茂的牛皮更大了:“打到最后官兵全军覆没,死了好几万啊,血把海水都染红了――”
这下不但把李普惇的胃口吊了起来,连着周围的兵丁也围拢了过来。
这下罗茂更来劲了:“你猜伏波军才死了多少……”他故作神秘的问道。
“多少?”
“不到十个!”罗茂大声说,“老话说杀敌三千自损八着,从瞭望台上下来,叫船上两个南洋步枪射手爬上去。
随着三声急促的汽笛响起,左路支队的1号艇也回以三声汽笛――朱四那边也有情况。
“叫大家沉住气,”李冬大声说,“随时准备战斗!”
罗茂凑了过来:“中队长!要不要开炮……”
“不着急,现在开炮就是浪费弹药,”李冬说道,“火轮这么大动静,他们肯定早就知道咱们要来,就在这儿埋伏咱们!”
船上的12磅山地榴的弹药本身就不多,如果现在消耗了,待会真遇到紧急情况就不够了。
“朱大队长有命令!”船台上的信号兵大声说,“单纵队变双纵队,保持航速,继续前进。”
单纵队变成双纵队,就是从行军队形变成了战斗队形,按照事先的预案,左右支队的活力各负责一个方向。即保证能同事发扬火力,又缩短了行军队形。
船队继续前进,航道越来越窄。岸上射来的零星箭矢落点离船越来越近。不用说,一旦进入有效射程,多半会有一波猛烈的箭雨抛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