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大军渡黄河,几人还故乡?(2 / 2)
“元皓贤弟不必苦恼,暂且到黎阳休息几天,找到机会,愚兄就会劝谏主公,让你重回大营,参与军机,今日之事,真是委屈你了”
沮授上前几步,慢慢的搀扶起了田丰,二人性格相投,都是忠义之士,多年相处下来,早已是情同手足了
“呵呵屈我人之心,不算什么大事,可惜河北数十万健儿,此番渡过黄河之后,不知几人能够生还家乡呀”
田丰苦笑着摇摇头,腔忠血,受人怀疑,满腹韬略,不得重用,人生至此,何其悲哀比较下郭嘉程昱荀彧等人,自己也许是选错主公了
黄河万里,弯道九转,波涛汹涌,袁军人马数十万,加上随行的辅兵民夫,总数超过了百万之众,至于车辆马匹粮草军械更是不计其数,想要渡过去,又谈何容易呢
因此上,袁绍下令,派人收集大小船只,又修建了十几座浮桥,日夜不停的运送人马,整整用了半个月时间,总算是全军渡过黄河了
大军开战之前,先立营寨以为根本,此乃兵家之常理,袁军扎下了四十余座大营,旌旗遍野,刀枪如林,长达九十余里,其势如同常山之蛇,前后相连,首尾呼应,前锋人马直抵官渡,做出副进攻的姿态
袁绍虽然赶走了田丰,却没有忽略粮道的问题,从黄河北岸搬运粮草,路线过长,又不安全,最好在南岸选个新的屯粮地,随时取用,供应大军,这才是万全之策
于是乎,袁绍召集众文武大员,摆出副牛皮地图,反复的挑选地点,这个地方必须有险可守,有路可通,距离大本营不远,方便运输才行,众人反复磋商之后,又找来几个当地向导,询问地形地势,最后终于选定个屯粮地乌巢
乌巢,又名乌巢泽,位于济水濮水交汇之处,方圆几十里都是沼泽地,积水浸泡,遍地腐泥,深不可测,人马旦陷进去,瞬间就会无影无踪,乃是片著名的绝地,往来商旅行人,无不绕道而行
不过吗,上天造物,神奇绝妙,就在绝死之地中,又留下了点生机,沼泽中有座小山,面积方圆十里,名叫乌鸦山,地势较高,土质坚硬,可以生活居住,还有条小路沟通外界,堪称是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样奇妙的地方,用来囤积粮草军械,简直再合适不过了,只要在乌鸦山修建些仓库,再派出支重兵守护,修筑壁垒,封锁通道,敌人就是有千军万马,也休想偷袭此地,无论来多少人,只会陷入沼泽之中,化成具具的骷髅白骨
“军械粮草乃是大军命脉,万万不能有失,诸位将军,谁愿领此重任,带兵守卫乌巢呢”
袁绍面派遣工匠民夫,前往乌巢修建仓库,面挑选守卫大将,此人必须有勇有谋,忠诚度高,责任心强,谁比较合适呢
“末将不才,愿意带支人马,前往乌巢护卫粮道,确保大军后勤万无失”
话音未落,队列中走出员大将,正是刚刚立下军功的蒋奇
先前的白马之战,马延张凯投降曹营,做了叛徒,张郃高览损兵折将,挨了军棍,河北将星暗淡呀,只有蒋奇异军突起,带兵拿下了白马城,举逆转了形势,骁勇善战之名,威震全军上下,号称河北第名将
“哈哈将军忠勇无双,老夫心中大慰不过吗,杀鸡焉用牛刀,将军还是执掌兵马,冲锋陷阵为好”
爱将能够主动请缨,袁绍很是高兴的,不过吗,好钢用在刀刃上,麾下第名将去看守粮草,太过于浪费人才了,还是换个人去吧
又是番商议,袁绍最后决定,排遣大将淳于琼带领精兵三万,驻守乌巢,确保大军粮道畅通无阻
大营扎好,粮草充足,下步吗,就要兵进官渡,跟曹操做最后的决战了,袁绍心中得意,如果切顺利的话,两三个月之后,自己就可以踏进许昌了中原霸主,舍我其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