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六五章 夸奖(1 / 1)
“我们……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页面或者一种功能?比如说cq上面加了好友了,然后对方的个人博客更新了之后,会给我们的cq一个通知?鼓励消费者拍一些日常的情况?我觉得这么一个手机上的摄像头跟数码相机比起来,应该拥有的特色就是便携性,对吧?普通人不可能每天把数码相机呆在身边,但是却会把手机带在身边。所以虽然数码相机更适合全家一起出去玩或者说是过生日拍照之类的事情,但是摄像手机相对更适合日常生活站的那本书的页面里面刷评论,就想看各种看过这本书的人是怎么评价的。甚至还跑到福尔摩斯论坛、博客等等地方去搜索看看有没有什么人对这本书做了评价的。
经过了一番刷新之后,这妹子可是在美国淘到了一堆不错的评价,然后兴致冲冲的就拿过来给贾鸿渐看了——“华尔街日报:这本书戳破了以往的迷思,向我们证明了实际上经营一家优秀的企业就跟带领三万人的军队一样。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显然不是一个光看兵书就能变成好将领的,当一个将领有时候还需要天赋,还需要很多实践。而柯林斯的书就通过了历史上的统计,给我们带来了如何成为一个百战百胜将军的详尽解释……”
“基督教箴言报——这本如是如此的直白,如此的深入浅出,充分的利用了30年历史络行业,虽然他们跟书中说的不一样,但是其实他们跟其他的卓越企业都一样。类似幸福的家庭总是类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样,成功的秘诀看起来很多都是类似的——以人为本,满足顾客需求,做企业擅长的事情,坚守核心价值观,主动适应变革。虽然这福尔摩斯公司的确是凭借着网络经济的大潮而成功的,但是显然他们现在比同样在大潮里崛起的其他公司更加有生命力……也许,这一切都是所谓的x先生的功劳。这不得不让我们更加好奇,这x先生到底是谁……”
好吧,这位博主夸的内容让贾鸿渐看了之后,起码不觉得会脸红。因为毕竟不是当面夸的,不像是柯林斯那样当面说他贾鸿渐多牛多牛。而这么隔了一层之后,还真的让他感觉还挺不错的,至少他挺喜欢这种夸奖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