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步天为凰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度人度己

第五百一十六章 度人度己(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天歌说“我以为以为,修仙得道,能有一日成仙成神,应该,你有没有休息,不管有没有修行,有没有师承,都应该是特别善良的人才能得到这个机会……”

突突鱼道“在道教中,行善已经成为“成仙”的要求。”

天歌说“这是为什么呢?”

突突鱼道“要是问为什么,这就要从慈悲观说起……”

天歌说“慈悲观又是什么?”

仙鹤童子傲白“道教慈悲观,道教的一切思想都来自对“道”的效法,其慈善观也是如此。”

天歌说“道法自然?道生万物?”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道教慈善观的基础是万物的平等性,既然万物都是大道的衍化,当然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由此推论,“周穷济急”就是应有之意。《文昌帝君阴骘文》中说“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对于道教徒来说,周济他人,扶危济困,是“天道”的体现。《道德经》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本质上对万物是不分厚薄的,以自己的能力(有余)帮助别人(不足),正是对天道的效法。”

突突鱼道“道教教导人们“有财相通”,即不能把财物据为私有、一人独占。《太平经》云“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供养人也。此家但遇得人聚处,本非独给一人,其有不族者,悉当从中取也。”财、物本来就是天地之物,怎么能够被一个人据为己有呢?这也是道教强调平等性的一种体现。”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道教的慈善观显示了一种“贵生”的生命关怀,生命的产生为“道之德”,因此,道教尊重生命,将救助生命作为行善的第一要务。《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中说“人之所贵者,生。”道教认为,在天地万物中,“人命最重”;一切善行中“寿最为善”。在道教看来,人类的财富不是以拥有财产为标准,而是以生命的兴旺与物种的多少为评判。”

天歌说“对付贫富又是怎样的说法呢?”

突突鱼道“《太平经》中的《分别贫富法》中说,所谓“富”,是指万物备足,生命各尽其年。所以,在上皇的时代,物种繁多,名为“富足”。而下皇时代物种减少,为“大贫”。此后,物种难以足万,为“极下贫”。所以,只要对于生命有帮助的事情,都必须做。”

仙鹤童子傲白笑道“道教的慈善观强调“自然无为”,“自然无为”在这里并不是一个消极的概念,而是倡导生命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返朴归真”,恬然淡泊、顺任自然,正所谓“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反映在慈善观上,就是对于行善的举动,并没有想去得到什么好处,帮助别人,也不恃为自己的能力,更不会在帮助别人之后,夸耀自己的功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