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小说 >校草制霸录 > 三十九、堀田破碎不堪的人生观(下)

三十九、堀田破碎不堪的人生观(下)(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浦潇湘自忖这么多年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不对,应该是“见多食广”——没吃过的或许有,没见过的还真没几个。< {〔〈亏禄折寿了吗?”店小二嘴皮子也利索,“话说客官居然认得苏州码子,也算是难得,平常来咱们店里吃饭的,百个里能有三两个认识的就不错了。莫非客官从小学中医或家里是开药店的?”

“偏不告诉你!”浦潇湘对刚才折面子的事情还耿耿于怀,转过脸向江水源虚心请教道:“什么是苏州码子?我怎么以前都没听过?”

堀田祐也也摆出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江水源解释道:“咱们现在记账般是用1234这样的阿拉伯数字,或者是大写的壹23肆汉字。阿拉伯数字在13到14世纪才传入我国,被国人称作洋字码,而大写的汉字通常认为出现在明朝初年。那么在此之前,咱们中国人是使用什么记账的呢?用的就是脱胎于中国传统算筹的苏州码子。苏州码子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或商码,起源于唐,完善于宋元,流行于明清。如果你们翻看明清时期的账本地契或者日记之类的文书档案,就能现到处都是这样的苏州码子。”

“为什么叫苏州码子?不叫杭州码子或儋州码子?”

江水源挠挠头:“这我就说不清了,因为各种传说都有。现在比较流行的看法是唐宋时期苏州的商品经济比较达,所以在此诞生了苏州码子。当然,也有人认为就跟阿拉伯数字并非起源于阿拉伯,而是印度人明的样,苏州码子和苏州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就是后人随便乱叫的。”

“原来如此。”堀田祐也和浦潇湘都连连点头。浦潇湘随即又问道:“那为什么小二哥怀疑你是学中医或开药店的呢?”

江水源笑道:“这就要问小二哥了!不过我猜测是由于清末以来西式银行大量兴起,原本竖式账本逐渐被横式账本所取代,与竖式账本相适应的苏州码子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少量保留在少数几个比较传统的行当中,比如中医药?所以小二哥才有此说。”

“厉害!您真厉害!完全是语中的!”店小二忍不住翘起了大拇指,“刚才我说过,平常来我们店里吃饭的,百个里大约只有三两个能认识苏州码子。但要像您这样把苏州码子前世今生说得清二楚的,千个人里都没有个!”

“你也不看看这位是谁!你觉得这种肤浅的问题能难得到他吗?”浦潇湘与有荣焉地嘚瑟道。

店小二真被吓住了,小心翼翼地问道:“客官您是?”

江水源哭笑不得地回答道:“你别听她胡说,我就是个普通游客。浦潇湘堀田君,你们瞧好了,这分别是到十,学会了就赶紧点菜。”

苏州码子并不难学,像〡〢〣十都是目了然的,〦〧〨则可以举反三,只有x〥〩需要特别注意下。在江水源看来,聪明如浦潇湘和堀田祐也,分分钟学会肯定不成问题。

谁知堀田祐也马上就把菜单递还回来,羞愧地说道:“江君还是您点吧!很多汉字我都不认识,认识了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实在非常抱歉!”

江水源接过菜单仔细翻看遍,马上就现了店家的险恶之处。比如说“馎饦”,虽然欧阳修在《归田录》里说“汤饼,唐人谓之‘不托’,今俗谓之馎饦”,可你个开店做生意的,老老实实写成大家都懂的面片汤不行吗?

还有“嘉应子”,根据宋朝程大昌《演繁露》记载,就是京城嘉庆坊的李子特别好吃,号称“京城之美”,因此被特称为“嘉庆李”,后来因为大家都知道是李子,干脆直接省称“嘉应子”,可千年后的现代人谁特么知道“嘉应子”就是李子?你在菜单上直接写成“李子”会死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