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六章 激战(二合一)(1 / 2)
山坡林木之中,李徽等人正在忙着扑灭地面的火苗。火器引燃了林中的落叶,必须在没有蔓延之前扑灭,李徽可不希望引发山林大火,那样的话,后果很严重,蔓延成山火,那也根本无法救人。
好在火势并不大,大春大壮用铁棍将地上横七竖八的敌军伤者补刀杀死之后,一人提着一具尸体在地面上扑打火苗,很快便将火苗扑灭。其余人将周围落叶清理干净,将余烬用皮囊中的水浇灭,火势便无法复燃了。
火势熄灭之后,李徽等人往山坡下摸了一段,确认了对方逃下山坡的信息,并没有轻易妄动,停留在了林子里。
虽然重创敌人,杀死了数十名敌军。但是,对方的人数依旧不少,兵力依旧占据优势。已方只有十余人,绝不能离开林木的庇护,否则必被对方围杀。
李徽的心情其实很焦急,傍晚时分,他在山坡高处用千里镜看到了水潭边燕军士兵躲在一旁守株待兔的情形。李徽并不知道水潭边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必是燕国兵士发现了什么踪迹。
当萼绿华出现在水潭边的时候,李徽既惊又喜。喜的是萼绿华还活着,惊的是,她即将进入燕军的伏击范围。李徽不得不下令亲卫以狙击火铳狙杀下方已经被瞄准的一支燕军搜索小队。借火铳的声音向萼绿华示警。
眼看着萼绿华迅速逃脱,李徽才松了口气。
但其实,李徽并不希望事情这么发展。他根本不想暴露自已这十余人悄无声息的尾随敌人而来的消息,这对营救萼绿华毫无帮助。
李徽的计划是,等到赵长河以及其他亲卫全部抵达此处,便可将这几百燕军全部歼灭。以自已这百人的装备和战斗力,发起突然的进攻,一举歼灭这些燕军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到那时,如果萼绿华没有出现,那便在野人山细细的寻找一番。既然萼绿华确切的出现在这一带,起码活能见人,死可见尸,不至于一点蛛丝马迹找不到。这是李徽认为的最为稳妥的计划。
但李徽没想到,刚刚抵达野人山,萼绿华便被燕军发现了踪迹。
萼绿华还活着,这当然是好事,让李徽也松了口气。但萼绿华被燕军发现之后,自已不得不现身示警,那么现在的情形其实颇为尴尬。已方人手尚未到来,只有十几个人根本无法同敌人正面交相抗。而萼绿华也被困在下边的林子里,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对于营救萼绿华而言,这绝非是个好的结果。
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随机应变了。
……
水潭之旁,丁义也在积极的思索对策。对方人数虽然不多,但是火器着实太凶猛。进山的三百多人已经折损了三四十人,不能再强行进攻。
但是若要此刻退走,那也是不可能的。白白的折损了数十兵马,结果灰溜溜的逃走,那也没法交代。这亲卫队可不是自已一言堂,乞伏什之前是亲卫营的领军,自已只是个副手罢了。回去后,太子问起此事,定会有人为了推卸责任禀报上去,把责任推到自已头上。自已被十余人吓跑,那女犯人也没抓到,太子岂会饶了自已。
所以,丁义仔细思索之后觉得,得将那女子抓到手,然后不跟这帮有火器的家伙纠缠,起码也算是有所交代。毕竟对方有凶猛的火器,太子问起来,便说是不希望兄弟们死伤太多。回头再虚报一些对方的人数,太子或许不会怪罪自已。
丁义将自已的想法告知几名都尉,几名都尉都认为可行。经过林子里方才的交手之后,谁也不想同林子里的那帮敌人交手了。
关键丁义告诉他们,林子里这帮人拥有火器,相应该十之八九是从琅琊郡进入泰山郡的东府军的兵马。他们深入到了此处,必不会只有那么十余人,定有其他兵马赶往此处。倘若跟他们纠缠的话,对方大队兵马赶来,那么便全部要死在这里了。这可把几名都尉吓坏了。
他们都觉得得赶紧走,甚至有人建议,那个女贼也不要抓了,赶紧趁着黑夜连夜撤出山外,赶紧离开为好。
但丁义终究是不死心,还想尝试一番。他和众人商定,立刻开始搜捕那女贼,天亮之后若是没能抓获女贼,那便立刻撤离,不跟东府军纠缠了。丁义也让几名都尉都发了誓,回到中山之后,太子若是问起来此事,必须统一口径。就说遭遇东府军大队兵马,众人拼命抵抗,击退了他们。但是兄弟们死伤不少,不得不撤离云云。
商议已定,丁义开始安排人手开始搜寻树林。二百七十余名兵士,分为三队。一队守在北边的山坡外围,监视山坡林中的敌人。其余两队一百五十余人开始搜索水潭边藏匿女贼的林子。
不久后,火把亮起。两支燕军兵马开始举着火把进入水潭边的林子里开始了搜捕行动。另百余人则守在北侧山坡林地下方,弯弓搭箭注视着林地边缘。一旦林中之敌下到林地之外,便予以阻击。
这一切尽数落在李徽的眼中。水潭边大量的火把亮起的时候,李徽便知道这帮人要开始搜捕萼绿华了。举着火把的兵士进入林子里的时候,李徽自然不能无动于衷。到此刻,必须要冒险去救人了,否则萼绿华将极为危险。
林地边缘,李徽等人刚一冒头,大量的箭支便激射而至。对方的弓箭手和弓弩手藏在斜坡下疯狂放箭,箭支在树林里穿梭,笃笃笃的钉在树干上。李徽早料到下边必有敌人埋伏阻击,所有人都只是做了试探而已,撤回的很迅速,所以并没有遭受伤亡。
对方射了一通箭后,发现并无动静,便也停止了射箭。但李徽等人再次露头时,对方又是一番激射,逼得众人再次退回。
李徽知道,强行出林肯定不是好办法。鉴于出了林子之后的山坡上并无遮掩之物,强冲下去不现实。所以必须要打开突破口。但是下方一片黑暗,看不清对方的具体位置,所以狙击火铳虽然射程足够,但是找不到目标。唯一可以打开突破口的手段便只有手雷了。
山林边缘距离对方的位置起码有八九十步,即便居高临下也难以投掷到敌人的位置。但这只是对常人而言是如此。对于大春大壮两人而言,那是极为轻松之事。
李徽决定让大春大壮投掷手雷轰炸敌人藏身的位置,以造成突破口。并且同时发射焰火弹作为照明弹,给狙击火铳手能够看到敌人进行射击的机会。务必突破对方的封锁打击。
为了增强手雷的威力,李徽吩咐将七八颗手雷用长草编制的草兜子捆在一起进行投掷。这么做可以增强手雷的爆炸威力,压制对手。但其实危险性也很大,因为手雷要迅速的被点燃,然后在极短的时间里投掷出去。点燃手雷有先后,必须在第一个被点燃的手雷爆炸之前便投掷出去。
手雷这东西可没有奢侈到使用雷汞作为触炸装置,还是依旧用的是点燃引信投掷的方式。所以,整个过程要流畅迅速,必须几个人同时配合才成。
草兜子里八枚手雷捆在一起,大春拎在手里摆好了架势做好了投掷的准备。与此同时,几名亲卫同时吹亮火折子,开始迅速点燃八枚手雷的引信。
嗤嗤冒着火花的引信被点燃,迅速烧入手雷内部,让人感觉急迫无比。随着大春嗨然一声吼叫,他还是在林子边缘将草兜子高高的轮了起来,轮了一圈后丢了出去。
喷着火苗的手雷在空中划出一道残影,落在了敌人藏身的斜坡后上方位置,然后惯性让它们滚下了斜坡,滚在了十几名燕军士兵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