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六章 激战(二合一)(2 / 2)
那十几名燕军士兵还正在弯弓放箭,因为他们看到了林地边缘晃动的人影,准备射上一轮。却看到冒着火花的一坨东西滚落脚边,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骇然大叫着往两侧避开。然而,手雷轰然炸开,八枚手雷几乎同时炸开,其威力可想而知。
爆炸的火焰闪耀着,灼热的气浪和爆炸的破片在空中扩散,十几名燕军惨叫倒地,全部被击中。跑的快的距离远的还好,身上中了些破片不至于致命,而伤势最重的几名燕军便没那么幸运了。他们离得最近,那集束手雷就在他们的脚下炸开,顿时炸得他们血肉横飞,腿脚全部炸断,身上满是血窟窿,眼见是活不成的。
大壮不甘示弱,轮着膀子投出了第二波集束手雷。大壮的臂力更强,一草兜手雷飞出了百步距离落在了斜坡下方敌军队形的另一侧。轰鸣声接连响起,烟火弥漫中,又有十多名敌军被炸的血肉横飞哭爹叫娘。
几枚焰火弹斜斜的从山坡林地边缘飞向空中,明亮的焰火弹照亮了山坡下的敌军位置。那里,挨了手雷轰炸的敌军兵士正在惊惶移动,身影尽露。
“轰轰轰轰!”几支狙击火铳借着这短暂的光亮开始轰鸣射击。尽管角度不佳,视线依旧不甚清晰,但转瞬即逝的光亮还是让亲卫们有了射击的目标。轰鸣声中,几名亲卫被击中惨叫。
一片混乱中,对方已经暂时失去了反击的能力。大春大壮已经冲出了林子边缘,开始不断的向着下方投掷手雷。这个距离也只有他们两人能够将手雷投掷到斜坡下方。左一颗右一颗的迅速投掷,两个人打出了一队兵马的气势,手雷不断的爆炸,对方斜坡下的位置已经根本无法躲藏。
凭借着这样的进攻,其余亲卫也得以冲出林地向下冲锋。在进入四五十步的时候,更多的手雷投掷到山坡下敌军所在位置,炸的对方根本没有反击的可能。而当距离更近的时候,火铳已经进入了射程。
坡下的燕军兵马开始掉头逃跑。事实上,他们早就已经开始逃窜,在被手雷连续轰炸之后,已经有人往下方逃跑。此刻被大量的手雷再洗一轮之后,死伤人数已达六七十人之多。这么短的时间里,一百多人已经死伤一半,这还怎么打?
没等李徽等人冲到斜坡下,他们已经抱头鼠窜,丢弃了有利地形和伤者往水潭边丁义等人所在的林子方向逃窜而去。狙击火铳对着他们逃窜的背影轰鸣着,射翻了几名敌人之后,那群人更是快速逃入了水潭边的林子里。
众人在斜坡下稍作休整,冲锋之时有两名亲卫受了伤。一名被流矢射中肚子,伤势不轻。另一名是冲下来的时候被藤蔓绊倒,摔在了石头上造成了手臂的骨折。亲卫们忙着给二人包扎伤口止血固定。大春大壮两人则开始拿着铁棍开始补刀。大铁棒敲击在那些伤兵头骨上的声音清脆而又令人恐怖,一棍子下去,头骨稀烂,立刻毙命。
这虽然很不人道,但这样的传统是胡族留下来的。过去的几十年间,大晋和北方胡族交战的规矩便是不留俘虏,全部杀光。除了一些重要人物和领军将领大族子弟之外,普通的兵士基本上不留活口。胡族首先如此,大晋随之效仿。也正因如此,双方交战是极为血腥残忍的,因为投降也没活路,所以战斗都是不死不休。
北方胡族之间更是如此。就像两年前的参合坡之战,拓跋珪俘虏了数万燕军,最终全部坑杀了他们,便是证明。
李徽并没有制止大春大壮这么做,其实对于这些受伤的敌军而言,这反而是一种解脱。许多人血肉模糊,肯定是活不成的。没逃走的还能是轻伤么?但凡有行动能力的都已经逃了,逃不走的都是重伤,自已难道还会大发慈悲为他们救治,提供他们食物药物,之后抬着他们出山不成?
在这个时代已经待了这么久,李徽早已逐渐摒弃了以前的那些穿越身份带来的诸多想法。这个残酷的时代,自有其残酷的法则。
虽然攻下了山坡,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不远处潭水一侧林子里火把闪动,对方兵马正在林中搜捕萼绿华。那林子又不大,应该很难藏身。所以,必须还要施加压力,迫使对方停止搜捕,转头来对抗自已的进攻。
李徽当即下令,沿着水潭边缘向侧首树林发起进攻。必要时,必须冒险进入那片树林,对对方展开进攻。
众人沿着潭水岸边的乱石摸向树林边缘,让李徽意外的是,对方显然已经得知了外边这些兵马被击溃的消息,林中火把开始聚拢,不久后数百燕军从林子里冲出来,开始沿着潭水边缘向着李徽等人冲杀过来。
李徽松了口气。对方显然是已经恼羞成怒了,想要强行发起进攻,要歼灭自已这十余人了。确实如李徽所猜测的那样,丁义得到了禀报,说对方已经冲下了山坡,抵达了潭水旁的空旷地带。也已经确定对方只有十余人而已,丁义认为这是一举歼灭对方的好机会。兵力占据绝对优势,却被对方连续进攻骚扰,死伤上百人,本来这口气便咽不下去。若此刻还任由对方进了身处的林地里,岂不是又要被他们在暗处袭扰,那还怎么搜索。再被他们偷袭杀死一些人,剩下的人恐怕都要崩溃逃跑了。
趁着还有近两百人在手,趁着对方没有林木的庇佑,必须立刻歼灭他们才是。
于是丁义迅速下令,两百多人冲出林子,向着水潭边缘李徽等人所在的位置冲锋而来。
李徽立刻下令依托有利地形对敌打击。但潭水旁的有利地形无非便是一些大小不一的岩石而已。地势较为平坦,唯有这些青石可以利用作为屏障。
好消息是,已方人数不多,几块大石头便完全足够成为所有人的屏障。但坏消息也同样是因为人少。对方两百余兵马,在这样的地形中占据绝对的优势。而且丁义也不是草包,他已经分出了五十余名兵士从侧首进攻,方向正是北侧山坡上方,目的便是占据通向山坡林地的高点。这既可以居高临下的用弓箭射杀对手,让对方的躲藏位置暴露在外,又可以切断李徽等人撤回山坡林地里的路线,可谓是一举两得。
正面上百敌军举着火把冲的飞快,他们很快遭受到了火铳和手雷的打击。但此处地面空旷,燕军小队刻意分散,利用乱石作为屏障,所以打击的效果并不理想。一轮轰击只能造成七八名敌人受伤,虽然威势慑人,却并不能阻挡对方抵近。
丁义也是下定了决心,所以举着兵刃大吼着催促兵士进攻,不允许任何人因为胆怯而不前。已然损失了百余人了,已经无法交代了,索性便全力进攻,歼灭眼前之敌,也好减轻责罚。
李徽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正面之地无法击溃,一旦冲到近前肉搏,那便是另外一种情形了。而北侧的山坡上对方的兵马即将到位,到那时侧身位置全部暴露,对方可以踩在高处放箭,处境将极为恶劣。留在现在的位置很快便会陷入极度的被动。
当下李徽迅速下令,所有人投出一轮手雷,迟滞正面敌人的同时,开始沿着潭水边缘的乱石地往东侧后撤。必须找到一处可以坚守的好位置,才可抵挡敌人的进攻。
丁义看见对方正在后撤的情形,大叫道:“他们要跑,给我追,杀光他们。”
正面进攻的燕军精神大振,嗷嗷叫着追了上去。
李徽一行飞快沿着水潭往东后撤,但很快,他们便惊愕的发现他们撤退的方向是死路一条。巨大的峭壁横亘在后方,像是一堵高墙一般挡住了去路。这正是野人山山涧的地形。山涧落差大,山涧中的流水正是从高处落下,才在下方冲积出深潭和大片的水域,才会有那么的巨石被冲刷下来,形成了嶙峋乱石满地的情形。
李徽一行撤退的方向,正是野人山山涧深处,所以不可避免的遭遇这堵峭壁。峭壁上方还在往下流淌着不大的水流,两侧岩石光滑,长满了青苔和蕨类,湿滑无比,根本无法攀爬。而后方,大量的敌人已经追近。侧首北侧山坡上之敌也正在迂回靠近。
“他们没路了,哈哈哈,给我冲。把他们堵在角落,全部射杀。”丁义见此情形,兴奋的大叫起来。
众人都看向李徽,希望李徽给出对策。李徽眉头紧皱,查看周围,脑子里迅速的思索着对策。但一时之间,似乎并无良策。